有一类中国卖家几乎不受这次关税战的影响。在5月12日,把关税降下来之前,他们依然顶着145%关税正常发货,很多滞销的库存,还因为美国货物稀缺的预期,而被抢购一空,从而大赚了一笔。他们,就是美区的亚马逊卖家。
杭州米客科技是一家集亚马逊代运营、亚马逊实操培训、亚马逊培训指导、跨境电商行业解决方案、跨境电商代运营和国际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。咨询热线:400 853 8188
①跨境电商的成本优势
想要理解为什么关税对亚马逊卖家影响很小,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外贸和跨境电商的区别。
外贸是指把货批量卖给海外的商家,而跨境电商,是以零售的方式,卖给海外的个体消费者。
两者都是把中国制造的产品卖到海外,但跨境电商的关税成本往往较低。
理论上说,货物进入美国海关,都要按照产品初始的货值,缴纳相应比例的关税。
但这个货值,是由货运代理自行申报的。因此,如果把价值100美金的货,申报成50美金,那就可以少缴一半关税。
理论上说,如果每个集装箱都开箱检查,一一核对,总是能发现这种低申报情况的。但是,美国海关人力有限,只会对很小比例的集装箱,进行检查。
所以,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低申报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。尤其是对于跨境电商卖家的货,一个集装箱里,可能拼凑了30家跨境电商公司的上百种不同价格的货物,这些货实际价值是多少,根本无从查验。所以,一些货运公司,甚至会以低于真实数字90%的方式,申报货值。
也就是说145%的关税,实际的效果,只有14.5%。一些货运公司的海运报价,是关税每增加10%,包含关税的货运成本上涨0.5元/公斤。145%关税涨上去,大概只增加了7-8元/公斤的成本。
原本海运运费和关税的成本,大概是10-15元/公斤,先在每公斤涨7块钱,就还好。之前货运旺季时因为船期紧张而导致的涨价,都可以到这个幅度。终端销售价涨个5%,差不多就能覆盖关税成本了。
这就是为什么开头我说,美区亚马逊跨境小卖家,基本不受关税战影响。核心就是用低申报这种骚操作,让海关收不到税。
但是,这种骚操作,就不适合规模大的外贸公司了。
外贸公司针对B端批量发货,动不动就几个集装箱,他们不敢低申报。因为一个集装箱往往都是一类货,计算真实货值很容易。而且一旦被查到,这么高的货值,面临的处罚是很高的。像一些巨头采购商,比如沃尔玛,costco这种,目标大,根本不敢违规,所以都是乖乖正常缴关税。
一般这种大批量的货,想要规避关税,得靠转口贸易,也就是网友们说的:阳澄湖洗澡蟹。但又不是所有的货都适合转口贸易,比如你鞋子服装,转口越南到美国,这个是可信的。因为越南本土就有鞋服产业。但如果你把芯片转口越南到美国,就有点扯淡了。因为越南没有芯片产业。
所以,不管是低申报,还是转口贸易,对于大批量的货物外贸运输,都作用有限。而这种大批量的外贸,又属于中美贸易的主流。所以,高关税一下子让两国大部分贸易停滞了。
而小规模的跨境电商卖家,依然可以通过低申报的货运渠道 ,以很低的成本进入美国。这当然也是有风险的,但被查到的话,轻的话是补缴点税,严重一点就是货被扣了,拿不回来了。但因为量比较小,所以损失一般不会很大,可以忍受,这个风险是很多人愿意承担的。
大家看到没有,在关税层面,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卖家,有少缴税的成本优势。并且,因为这个店是你自己开的,你是在互联网上直面消费者的,所以少了很多线下中间商赚差价。虽然要给电商平台分成,还要给平台缴广告费,但综合算下来,各项成本都优于传统的线下卖货。只要你选品得当,最终赚取20-30%的纯利,还是十分普遍的。
所以,我国跨境电商为什么年增长率是传统外贸增长的2-3倍?因为电商正在慢慢蚕食线下商超消费。我们国家线上消费零售总额占比大盘已经达到了30-40%,电商发达的美国还在10%,全球其他国家都还是个位数。
所以,跨境电商的份额增长,还会持续很长很长时间。因为电商买东西,成本更低,也更高效。
②亚马逊的市场规模
那在众多跨境电商平台里,亚马逊毫无疑问是里面的巨无霸。
在中国这么多做跨境电商的公司中,做亚马逊平台的卖家毫无疑问是最多的,其成交额是其他所有跨境平台的总和还要多。
亚马逊在全球20多个国家运营,每年有近一万亿美金的成交额,大概是淘宝+天猫的总和。而淘宝天猫大概占据中国电商市场份额的4成左右。
你可能觉得,这也不是很大的规模啊。
是呀,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如此发达的电商市场。我们的基础设施太强了,商品生产成本低,物流又快,大部分产品的电商购物体验完爆线下实体店。
但在世界大部分国家,群众的购物方式,主要还是线下。虽然这些线下商超的货,大部分也是中国制造,但这些货是有中间商的。
我们外贸出口的90%以上,依然是传统外贸。所谓传统外贸,就是出口给国外的线下商超和批发商。
跨境电商这种去掉中间商,直接把货从中国,送到消费者手里的方式,是疫情之后才急速发展起来。虽然增长速度很快,但总量依然不大。